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20年国考申论热门:肇事逃逸坠亡岂能怪警方。要想申论成绩好,关注热门不可少。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是最能拉开考生成绩的一门科目,积累对于申论而言,是尤为重要的。国考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肯定的帮忙。
更多国考复习方法详见2020年国考通用教程
仔细研读下文2020年国考申论热门:肇事逃逸坠亡岂能怪警方
肇事逃逸坠亡岂能怪警方
2018年12月30日,浙江舟山的郭某因酒后驾驶肇事后逃逸,交警追到家里敲门需要其配合调查,郭某从10楼攀绳下楼,不慎坠楼死亡。依据现场勘查及调查,郭某系在家里阳台外借助绳索下楼过程中不慎坠楼。经检验郭某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58mg/100ml。经进一步调查取证,证实郭某为该起交通肇事逃逸案嫌疑人。郭某家人曾质疑警方执法,称出现坠楼的结果是由于交警对他进行精神压制,引发其情绪紧张暴躁才致使他慌不择路。
毋庸置疑,郭某的坠楼死亡肯定是一块悲剧,给其家人带来了无尽悲伤,但应认识到,这一本不该发生的悲剧,与郭某的肇事逃逸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其应该为这一后果自行承担责任,而非苛刻于警方的追赶、敲门等正常执法行为。这一事件无疑有着非凡的警示意义,即只有配合正常的执法行为,方能防止非必须的损失。
肇事逃逸是既违法又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肇事逃逸的最高可处2000元罚款、15日拘留,且吊销驾驶证,终生不能重新获得驾驶证。假如导致一人死亡且有逃逸行为,可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假如因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日常,假如肇事者逃逸的话,将会加剧破案困难程度,容易让受害人找不到肇事方,损失没办法弥补,引发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这样来看,追赶肇事逃逸者,不止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和义务,更是公民的道德义务。特别是在实践中,肇事逃逸的情形中,行为人总是存在着醉酒驾驶、顶包等嫌疑,假使不准时追查逃逸汽车和驾驶员,不只会带来没办法查清真的的肇事人、肇事人是不是醉酒驾驶等事实,更可能致使根本查不到肇事人等极端后果。从这方面来讲,追赶逃逸者就不止是公安机关的权力,更是其不可推脱的责任。假如因未准时追查逃逸汽车和驾驶员而带来紧急后果的话,则应承担失职失责的后果。
纵览此事件,先有警方追赶肇事者直至其家门口并敲门需要其配合调查,后有肇事者在家里阳台外借助绳索下楼过程中不慎坠楼。表面上看,警方的追赶和敲门行为在先,逃逸者坠楼事件在后,但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并不势必代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逃逸者坠亡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肇事逃逸并为继续逃逸而借助绳索下楼,而非追赶行为。既违法又无德的逃逸在先,依法履行职责的追赶在后,没逃逸,也就没迫不能已的追赶。假如死者可以待在事故现场不逃逸,或者在警方敲门后意识到可以幡然醒悟,也就不可能发生悲剧。
值得注意的是,此事件发生后,经调查,处警职员的整个执法过程符合法律规定,与郭某的死亡后果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可以说,这一调查结论让身处复杂一线的执法职员吃了颗定心丸,不再因动辄得咎而担惊受怕,也让违法者认识到反咬一口已经没市场。进而强化正能胜邪,邪不压正的社会规律,让执法职员在执法过程中不再畏首畏尾、毫无底气,而是敢于准时处置违法行为,修复遭到损害的社会秩序和公民权利。